著名畫家德鳳山中國畫蒙古馬蒙古人新作品賞析
德鳳山,現(xiàn)為中國美術家協(xié)會會員,國家一級美術師(高職),中國畫學會會員。
德鳳山,蒙古族,號巴嘎朝魯,1946年生于內蒙古呼和浩特,歷任內蒙美協(xié)理事,內蒙展覽館專職美術總設計師、研究員。國家民委中國民族書畫研究院院士。內蒙政協(xié)書畫院院士、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。
1982年就讀于浙江美術學院油畫系(現(xiàn)中國美術學院),受教于王德威、張自嶷、蔡亮、全山石等中國著名畫家。1973年其作品《草原迎賓》入選全國中國畫大展(與劉大為合作);2001年《草原雪》入選建黨八十周年美術優(yōu)秀作品展;2002年《奔馬》入選香港回歸五周年中國畫精品展;2006年《抗日烽火》獲“全國紀念抗日戰(zhàn)爭勝利六十周年全國美術展”銅獎;2007年《反恐》獲建軍八十周年全國美術展三等獎。2008年《心連心汶川抗震第一線》獲優(yōu)秀作品獎,《雙駿圖》原作在中國駐英國大使館。曾出版過《德鳳山中國畫作品集》等專著。許多作品被國內、外美術館、收藏家收藏。
德鳳山近年來主攻中國畫。他的繪畫神表并重,寫實為主,基本功扎實、刻意求新。在長期的藝術創(chuàng)作實踐中逐漸形成個人鮮明的藝術風格。他的作品嚴謹刻意,富有濃烈的生活氣息。作品以反映北方少數(shù)民族生活風情和歷史題材著稱。擅長畫馬、人物。所畫駿馬神采飛揚、大氣磅礴,給人以雄渾蒼莽之意境,再現(xiàn)了濃郁的邊塞風情,為實力派畫家。
一首老歌一一敖包相會 96x186cm
德鳳山為人恬澹和易,現(xiàn)已花甲之年,但對藝術孜孜以求的信念卻始終沒變,堅持在平淡的生活中去發(fā)現(xiàn)畫意,探求堅實而又樸素的藝術語言,以理性的思考和平靜的心態(tài)沉迷在自己幻想的境界中,近年來的畫作,似覺火色漸青,畫面在庸常平淡的氣象間流溢出異樣清雅的光彩。筆底流淌出另一番境界,耐人尋味。拾傳統(tǒng)中精髓要脈,隨時代而發(fā)展,有獨特的繪畫語言。
草原為家、民族氣節(jié)為魂,薄功利而以翰墨為能。
氣勢如虹 馳騁天地
——德鳳山畫馬
文/査茹娜
巴爾扎克曾說:“世界上有三樣最美的東西:奔馳的駿馬、鼓滿風的帆、翩翩起舞的少女。”內蒙古草原便有千姿百態(tài)的駿馬和能歌善舞的蒙古族少女。自幼就喜歡畫畫的德鳳山,就生長在馬背民族的故鄉(xiāng)。草原情結、馬的健美身姿,使他產生了畫馬、畫草原的想法。一股神奇的力量促使他如饑似渴的寫生、作畫,在北疆這片古老的沃土上編織出一幅幅絢麗多彩的畫作。
藝術源于對生活的真切感悟和意境的升華。德鳳山一邊從師尹瘦石,學習徐悲鴻繪畫技法、研究國內外書畫名流的精品佳作;一邊潛心研究草原歷史文化及人文風情。馬作為草原民族不可缺少的摯友,成為德鳳山展現(xiàn)馬背民族精神風貌的主線。他寄情于馬,在繪畫的世界里縱橫馳騁,盡抒胸臆,描繪出一幅幅氣勢如虹、波瀾壯闊的畫卷。
“神出于形,形不開則神不現(xiàn)”(清沈宗騫《芥舟學畫編》),一切造型藝術所表達的意境、情趣、都基于形的表現(xiàn)。如果畫家對馬的骨骼和肌肉結構知之不多,就不能把馬畫好。結構是造型的基礎,只有熟練的掌握了馬的基本結構,才能在創(chuàng)作中得心應手、游刃有余。德鳳山長期積累素材,研習馬的各種姿態(tài)、動勢、結構,熟練地掌握了馬的造型。讀他的《草原奔馬圖》(見上圖),我們似乎看到,疾風一樣的駿馬奔馳在草原上,草原被卷起層層波浪。觀此圖,畫家自由奔放的不羈心情依稀可見。
“外師造化,中得心源”(唐代張璪語),生活是藝術的源泉。畫馬不僅要將馬的骨骼、肌肉、形體及運動規(guī)律了解的明晰透徹,更要到生活中去做馬的朋友,熟悉馬情馬性,了解馬的內在精神氣質。讀德鳳山《草原上的人們》(見右下圖),我們看到草原上身強體壯的男子揮舞套馬桿奮力前行的意氣風發(fā)的精神面貌。讀此畫,我們可以想到,遼闊平坦的大草原、嚴酷的自然環(huán)境和繁雜艱苦的牧業(yè)生產生活,陶冶了草原男人們豪放、純樸、善良的情操,鑄就了他們不畏艱險、一往無前的勇氣和意志。
德鳳山14歲第一次騎馬時從馬背上摔下來。然而,那匹馬并沒跑遠,而是又折回來,好像做錯了事似的,低下頭吻了吻這位“陌生人”。少年德鳳山由此感到,馬是通人性的,是有內在精神氣質的。
“形”是一種規(guī)范,又是一種束縛。開始畫畫時,作畫者往往顧及了形的準確而削弱了神韻的傳達。德鳳山的老師指導說:“學習徐悲鴻是為了掌握技巧。你要學進去,而且要走出來,畫出你心中的馬”、自己筆墨中的馬。
六十年彈指一揮間,德鳳山把滿腔熱血都傾注在北疆這片草原上。他就像一匹不畏艱險的駿馬,歷盡磨難,卻奔騰不止;艱難困苦,玉汝于成。
德鳳山早期作品,注重造型俊美、運筆瀟灑、風骨雅麗。近年來,他的觀念發(fā)生了變化。他越來越傾心于對藝術體的探索以及筆墨造型的變化,使人感覺耳目一新。近年來,他更趨向簡遠、松靈、清曠的氣韻。他筆下的水墨馬,舒朗、秀逸,自成一格。他的繪畫特點是:精神的張揚與繪畫性同行,西方寫實技巧與東方意象神韻相結合。他的《風從草原來》、《雙駿圖》、《騰飛》等作品均在國內外獲獎:長卷《萬馬奔騰》、《草原雄風》、《百馬圖》等被國內外藏家收藏。
大凡藝術作品都是作者心緒的流淌、人格的閃現(xiàn)和情愫的凝結。修養(yǎng)之境就是藝術之境。馬有強烈的競爭意識,永不退縮,這也是德鳳山所追求的一種精神境界。
近來,德鳳山確實從中國書法中感受到中國畫的文化靈魂。從胸中涌動著筆墨的力量,筆墨組合陣勢所營造出來的意向魅力。中國畫的意向是中得心源所獲得的神像。
畫馬的思想歷程,也是他作品風格的形成和演變的過程?,F(xiàn)在,他在畫馬上形成了自己畫馬的概念:書寫構成,水墨畫意。以馬造勢,氣勢造像。這也是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大國文化現(xiàn)象。
中國畫是中國特有的哲學文化形象,是時代的強音。只有在傳統(tǒng)的基礎上進行創(chuàng)新中國才能異彩奪目。
草原為家,民族氣節(jié)為魂,薄菵而已翰墨為能,德鳳山繼續(xù)探索中。
反恐 96X186cm
(責任編輯:笑琰)
相關閱讀
-
首屆(2024)藥王孫思邈醫(yī)德醫(yī)術傳承高峰論壇,在河南鄭州召開
-
黨紀學習教育-山東德州寧津保店鎮(zhèn)王吏目村在行動
-
山東省德州市寧津縣保店鎮(zhèn)王吏目村奏響振興鄉(xiāng)村,全面發(fā)展最
-
柴時鐘:整合校本資源 踐行大德育觀 創(chuàng)建和美校園
-
林泉丘壑—著名畫家陳培倫山水畫展在中國國家畫院隆重舉行
-
年畫遺產鑄碩果 文化精神開新花 —— 記德寶軒書畫藝苑創(chuàng)始人
-
搶夏收麥歸倉——記山東德州寧津縣王吏目村小農水工程入田
-
吳帶當風繪丹青 大匠運斤耀人生 ---著名畫家張秀芬
-
抗擊疫情我先上——退伍老兵、村支部書記王德杰
-
草根藝術家王德林先生的藝術人生
-
志存求覓 墨趣人生——馬德昆
-
龔永澤出席成德眉資餐飲行業(yè)協(xié)會會長座談會圓滿召開
-
黃琳:矢志岐黃 厚德仁愛
-
醫(yī)術高超彰顯大醫(yī)風采 護理精心詮釋天使品德
-
中醫(yī)世家韓冬梅與兒子朱琳 一門六代醫(yī) 醫(yī)德永相傳
-
德杰集團堅守品質 以“地產+醫(yī)療”戰(zhàn)略穩(wěn)健前行
-
芳心:喚人間春色
-
北京市首德慈善基金會注冊成立
-
鄭州貝斯蘭德服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司粉妮:用愛書寫人生路
-
胡楊禮贊——致最美鄉(xiāng)村教師崔榮德